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后,我们留了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仅保留等腰的条件,是否还有比较好的结论?
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先从一种特殊情况谈起.
1. 一种特殊情况
当两个等腰 Rt△ABD 和 △ACF 旋转的时候,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共线的情况,如图1
:
这个时候上面的结论依旧成立,而且我们注意到这个时候 ∠BAC=90∘,因此如果我们取 BC 的中点 Q,则有 QA=21BC=QP,也就是说 △APQ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.
熟悉四点共圆的朋友马上就会想到,这里面 ABCP 四点共圆,圆心恰好就是 Q.
1.1. 逆命题
那我们反过来想一下,如果取 △ABC 的外接圆和 DF 交于 P,那么 P 点是否一定是 DF 的中点?
如果考虑同一法的话,很明显这个结论是成立的.
那如果不用同一法呢?
1.2. 构造梯形的中位线
一种方法是构造梯形的中位线.我们分别过 B、C、Q 作 DF 的垂线,垂足依次为 M、N、T,则 CT 是梯形 BMNC 的中位线,且 M、N、T 分别是 AD、AF、AP 的中点,于是
PD=2MT=2NT=2(AN−AT)=AF−AP=PF
因此 P 是 DF 的中点.
另一种方法是构造旋转相似,这种方法放到我们后面的推广里来讲.
2. 一种推广
如果要保持四点共圆的条件不变,我们可以把条件弱化成什么样子?
注意如果要保持四点共圆的话,我们要保持 ∠BAC=90∘,因此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要保持互余,也就是两顶角要保持互补.
因此,我们可以把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改为,两个「顶角互补的等腰三角形」:
在图5
中,AB=BD,AC=CF,∠ABD+∠ACF=180∘,我们分别取 BC、DF 的中点 P、Q,则 ∠BPC=90∘,且 AQ=QP.
我们可以利用上一篇文章中的三种方法,对这种情况进行证明.因为方法几乎是一样的,这里就从略了.
3. 继续推广
我们回顾一下图4
的证明,这种方法本质上就是用了三个等腰 △ABD、△ACF、△APQ 的条件,因此我们可以把条件再进行弱化,如下图:
如图6
,△ABD 和 △ACF 都是等腰三角形,AB=BD,AC=CF,Q 为 BC 的中点,则
QA=QP⟺PD=PF
我们来想一下,前面的那些方法,是否还成立?
同时,大家可以想一下,这个图形和我们上一篇文章中里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.
3.1. 倍长中线
这个时候,倍长中线的方法依旧可以使用,不过这个时候,应该要倍长 AQ.
为了两个全等三角形看着大一些,我调整了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角度,但这不影响我们的证明
如图7
,倍长 AQ 至 K,可以证明 △DBK≅△KCF.
证明这个全等的关键,是要证明 ∠DBK=∠KCF.为了叙述方便,我们设 ∠DBA=2α,∠ACF=2β,则 ∠BAC=α+β,∠ABK=∠ACK=180∘−α−β,于是
∠DBK∠KCF=∠DBA+∠ABK=2α+(180∘−α−β)=180∘+α−β=360∘−∠ACF−∠ACK=360∘−2β−(180∘−α−β)=180∘+α−β
故 ∠DBK=∠KCF.
有了全等之后,我们就有 KD=KF.
如果已知 P 是 DF 的中点,由「三线合一」可知 KP⊥DF,即 △KPA 是直角三角形,KQ 是其斜边中线,于是
PQ=21AK=AQ
如果已知 QA=QP,由 QK=QA=QP 可知 ∠KPA=90∘,再由「三线合一」可知 PD=PF.
3.2. 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
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利用中位线直接证明 QA=QP,但是我们可以分别取 AD、AF 的中点 M、N,先证明 QM=QN.
我们分别取 AB、AC 的中点 S、T,于是可以证明 △MSQ≅△QTN.其中 ∠MSQ=∠QTN 的证明和上一个方法类似.
于是接下来,只需要证明 △QAM≅△QPN 即可(或者过 Q 作 AP 的垂线,利用三线合一来做).
PD=PFQA=QP⟹AM=21AD=21(DF−AF)=PF−NF=PN⟹SAS⟹AAS
3.3. 两种方法的联系
实际上,如果我们把上一种方法的图和这一种方法的图放在一起,就会发现这两组三角形其实是相似的.
3.4. 构造梯形的中位线
这种方法和图4
的证明是一样的,这里就不在重复了.
可以看出,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证明方法.
3.5. 构造旋转相似
这个图还有一个证明方法,就是构造 A 关于 BC 的对称点 S,如图10
,则
∠SBD=2∠SAD=2(180∘−∠SAF)=∠SCF
于是 △SBD∼△SCF,这是一组旋转相似.
如果已知 P 是 DF 的中点,那么就有 △SBD∼△SQP∼△SCF,因此 AQ=SQ=PQ.
具体的推导过程如下:
⟹⟹⟹△SBD∼△SCF△SBC∼△SDF△SBQ∼△SDP△SBD∼△SQP
如果已知 QA=QP,那么
∠SBD=2∠SAD=2(180∘−∠SAP)=∠SQP
于是 △SBD∼△SPQ.由于 Q 是 BC 中点,所以 P 是 DF 的中点.
具体的推导过程如下:
△SBD∼△SCF⟹△SBC∼△SDF△SBD∼△SQP⟹△SBQ∼△SDP⎭⎬⎫⟹DFBC=SDSB=DPBQ
因此
DFDP=BPBQ=21
即 P 为 DF 的中点.
这种方法大量用到了相似和圆周角的性质,由此又可以引申出关于双圆问题的一些结论.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探究一下.
3.6. 和前文图形的关系
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图8
,注意在这个图中我们平没有用到 D、F 这两个点,因此我们考虑把这两个点去掉,于是这个图就变成了下面这样:
如图12
,△AMB 和 △ANC 都是直角三角形,且 M、A、N 共线,取 BC 的中点 Q,则 QM=QN.
对比一下我们前面那篇文章中的图11
,那个图的条件实际上两个直角三角形加上 ∠MAB=∠CAN,而图12
中则加上 M、A、N 共线,两个条件不同,结论却是相同的.
至此,这个模型的讨论就暂时告一段落.我们在这三篇文章中,系统地讨论了和两个正方形相关的中点问题,以及他们的推广和变形.我们看到,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处理好「中点」的条件.我们需要熟练地掌握「倍长中线」和「中位线」的技巧,才能够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.